《TED中文》文字稿:看见同学被霸凌,你怎么办? | 沈旭

简体

我今天站在这里,要跟大家分享一个沉重的话题,校园欺凌。我先讲一个故事。

女孩小鱼21岁,她从精神病院出来联系到我,她的妈妈在朋友家偶然听到我的线上分享,然后意识到自己的女孩在初中的时候遭遇到了校园欺凌,想让我跟她女儿谈一谈。小鱼1米68的身高,体重大概130斤,很白净,有一双灵动的大眼睛,她笑起来有两个酒窝,看起来是一个很明亮可爱的姑娘。她坐在我对面谈了很多从来没有跟别人讲过的话,这件事情是从她初二的时候一件嫩绿色的毛衣开始的。那天早上她穿着一件绿色的毛衣,是她妈妈新给她买的,去上学,在学校门口遇到她最好的朋友小a,小a说你毛衣的颜色真鲜亮,你穿上真好看,小鱼很开心。

这一天上午她都跟同学嘻嘻哈哈的,中午她从卫生间回到宿舍,在宿舍门口听到小a跟同是好朋友的小b小c说,你们不觉得她像条大青虫子吗?那么胖,还穿着绿色的毛衣,她自己觉得还挺美,真恶心。小b随声附和说,是啊,我都看不下去了,她一挨近我我就想吐。小c说,我一想到还要跟她同班同宿舍两年我就受不了,每天都在受罪。小鱼在门外听到这些话有点不知所措,她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平时嘻嘻哈哈一起学习,很好的朋友,她们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她都会帮忙。但是为什么她们在背后会这样讲她。她很生气,推门进入宿舍,那三个人迅速转身睡觉,其他人也默不作声躺下来睡觉。

小鱼说,刚才的话我都听到了,你们为什么这么讲我?小a蹭地坐起来说,“我们说你了吗?你可别冤枉人。”其他人也说,“就是,又没说你,你为什么要生气?”那天中午的气氛很尴尬,小鱼不知道怎么回应。接下来的日子,只要大家看到小鱼走过来,就都不说话了,也不再谈笑了,没有人约小鱼一起玩,周末的聚会也没有人叫小鱼,活动分组小鱼落单,哪怕有些人笑脸相迎来找她,也是因为要求她办事情,而小鱼通常都会很开心地去帮忙,以为做好了,大家的关系就恢复了,可是落单的还是她。

老师让大家组队来复习,小鱼的功课很好,很多人都会找她一起组队,大家纷纷占用她的时间,问她各种问题,她的笔记借走不还,然后小鱼没有自己的时间复习功课,作业本也常常找不到她的成绩开始下降。她跟爸爸妈妈讲,爸爸妈妈认为她还不够努力,想得太多、太敏感、太计较,让她积极地去处理同学的关系,不要太小气。小鱼渐渐不说话了,变得越来越沉默。

初三的时候她被诊断为严重抑郁症,休学在家,从此再也没有回到过学校。接下来的日子就是大家认为她得了精神病,有幻听,有幻觉,没有人相信她的话,她情绪失控的时候就被送进精神病院住一个月,然后再回来,大家对她的风言风语越来越多,一件小事对一个女孩子的人生产生了巨大的负面的影响。

我们通常都会很简单地归因,认为这样的女孩子太脆弱太懦弱,心里不够强大,我也一点都不想为小鱼开脱,因为从她的认知,从她的能力来说都需要提高,她有她需要承担的责任,可是其他人在这样的事件中应该承担什么样的责任呢?而我们每一个人在这样的事件中可以做什么呢?

电影《少年的你》上映,引起很多人关注校园欺凌。电影里胡小蝶自杀,故事中小鱼被送进精神病院,我还有非常多的个案,自杀未遂、自残、退学、抑郁......就像电影中胡小蝶、陈念、魏莱、罗婷、小鸟,无论是欺凌者、被欺凌者还是旁观者,他们每一个人的背后都有非常复杂的故事,不能用简单的对错、善恶和强弱来评判。

我来自一家公益机构,陕西光合行动青少年教育发展研究院。我们只有4个人,是在民政厅注册的一家民办非企业。我们关注儿童和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的成长,我们关注如何去提高他们的复原力,让他们有能力去面对困难和创伤,心里充满更多的希望和力量往前走,去创造未来。我们更关注他们如何在成长中去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能够有勇气、有力量、有能力去对那些不健康的人际关系说出“不”。我们做一些预防校园欺凌,那是我们跟他们、跟教师、跟家长乃至全社会对话的一个途径。

我们2011年开始关注校园欺凌的议题,至今我们进入过上百所学校,开展了近千场的培训,组织夏令营,我们干预的中高危的个案达到近千例。这些学校遍及乡村城镇,从一线城市到七八线城市都有。2016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对10省市的中小学生有一项调查,数据显示有32.5%的人偶尔被欺凌,6.1%的人经常被高年级学生欺凌,而受害者中遭受到精神暴力的数据达到94.32%。

我们来看看校园欺凌是什么?这个定义是2017年教育部联合11部门发布的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中的定义,这个定义比他们2016年出的文件的定义要丰富和充实了很多,其实真的也在说明国家越来越重视,他们也在学习和研究。这个定义中有4个条件,同时构成4个条件,我们就能界定为校园欺凌。我们看一下这4个条件:

首先是地点与角色。校园欺凌发生在校园内外的学生之间,所以我们必须注意在校园外也有发生校园欺凌的危险。校园外的偏僻的街巷、公园、废弃的工地、停车场、大桥下面、上下学的途中,公共卫生间以及课外辅导班、小饭桌、托管班、冬夏令营,我们都见到过,都有非常多的严重的校园欺凌在发生。

第二个条件,时间和频率。以往国际上认为只有重复发生、多次发生才能界定为校园欺凌,但是随着校园欺凌发展的趋势,我们国家认为,单次的只要构成威胁的行为,也可以界定为校园欺凌。而且我们要注意很多校园欺凌行为其实不是单次发生,只是欺凌者善于伪装而被欺凌者很难得到支持保护自己,所以很多以往的欺凌行为被掩盖了。

第三个,意图。校园欺凌是恶意和故意的行为,很多家长和老师会跟我说,说他们在处理校园欺凌的时候,欺凌者常常说我不是故意的,我只是开个玩笑。玩笑是什么?玩笑是两个人都知道在互相逗趣,我可以会心一笑,我也可以打骂、拒绝、生气,他们两方这种关系是平等的,是对等的,我可以用冲突来解决,但是恶意就是我知道对方很难堪,我还要故意而为之。

第四个,权力,存在力量和权力上的不对等。这里的权力会指什么?有几个方面。第一,看得到摸得到的实力上的悬殊,比如身体强壮程度的悬殊、年龄的差异。第二,我们社会标准上的差异:家庭的背景、经济的情况、身体的健康的程度、美丑、胖瘦,以及它符合不符合这个社会标准,对于男性和女性的标准。脸上的一颗痣,一个青春痘,一个胎记,爸爸妈妈的身份地位比较低,身体有残疾都可能被欺凌。第三个,当事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的文化标准的差异,比如这个文化,他们对于成绩的要求,对于运动能力、艺术能力以及性格的要求。例如在美国,运动能力差的孩子很可能被欺凌,羞涩的孩子很可能被欺凌,但是在亚洲,羞涩的孩子被包容的可能性也会更大。再有,欺凌者的心理优势。如果他是被老师喜欢的孩子,如果他因为某些资源周围聚集了很多的人,看似有很多朋友,这些都会构成他的心理优势,让被欺凌者没有办法为自己找到支持者。再有,如果欺凌方不是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他们就构成了力量和气场上的优势。

我们再来看欺凌的形式,欺凌的形式包括了言语欺凌、身体行为欺凌、关系欺凌和网络欺凌。而嘲笑、讽刺、挖苦、起绰号都属于言语欺凌,身体行为欺凌包括了肢体暴力,强迫对方去做不情愿的事情,敲诈勒索以及故意损坏或者隐藏对方的物品。那么排斥、孤立、故意忽略就属于关系欺凌,关系欺凌非常的隐蔽,不容易被发现,而且很难处理,可是它造成的精神的创伤是很严重的。

随着网络的发展,我们可以通过各种社交的平台去发布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然后借此我们可以羞辱、攻击、造谣。有孩子跟我说他们是“一条龙”——有人负责找被欺凌的人,有人负责实施欺凌,有人负责拍摄,有人负责剪辑,有人负责上传,还有人负责点赞。我们看到孩子们其实在用借助网络在作恶,而且网络传播的速度和范围使得负面影响非常的大。

在这里我还特别提到两个欺凌是性别欺凌和性欺凌。什么是性别欺凌?性别欺凌是指对不符合这个社会对男性和女性标准的人的欺凌,以及不符合对性取向标准的人的欺凌。我举一个例子,如果一个男生的身材很纤细,白净、文静,很安静,细声细气,他很可能被嘲笑为娘娘腔,他还可能会被认为有同性恋的倾向,这就属于性别欺凌。而性别欺凌在学校里非常的常见,那性欺凌孩子会借用成人们对性的羞耻感而用性去羞辱他人,性欺凌不仅仅指强奸,它还包括了未经同意的被迫去看含有性意味的文字、图片、视频和音频,被迫做出不雅的动作,被迫去看或者触摸性器官。很多成人都不相信也不愿意承认孩子们在学校中会做这样的事情,但是我们的调查数据发现这样现象一点都不少见。

这组数据显示阴柔特质的男生在校园欺凌中会更容易被欺凌,不容易被接纳,其实是我们不太容易接受弱。而这些数据右边的部分,是的部分,都是他们被遭受欺凌的比例,我们看到试图触摸自己的新器官、用言语羞辱、试图恐吓被排斥、让你觉得感受很觉得很差,而这些数据看起来被欺凌者都是占少数,所以就有人来跟我说,100个人中就那么几个人被欺凌,有没有必要我们花这么大精力去关注,是不是太小题大做了?而且校园欺凌应该是孩子们成长中必须经历的,这会让他们变得坚强。而且他认为,这个社会就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丛林法则,如果你不变强,你就要被自然地淘汰。

校园欺凌根本原因是文化和价值观层面,它是一种权力的争夺,它是对差异的不接纳、不允许、不符合标准、不允许弱、只能接受强,而这些价值观会影响到孩子们,他们会据此来判断谁能进入他们的圈子,而谁应该被清除。

欺凌在世界普遍存在。我们对疾病的、对战争的、对黑人的歧视,而所有成人展开的这些歧视都会被孩子们模仿,放在他们的学校中。有一个美国的学者叫巴巴拉,她前面提到欺凌的根本是轻蔑,也就是说对那些弱的不符合标准的人,我们可以无视他们的痛苦,无视他们的需要。

这里我就要提到同理心,什么是同理心?它是一种能力,它分为认知同理心和情感同理心。认知同理心是指我们能够识别去感受对方的需要、情感、他的想法;情感同理心是指,我们能够用恰当的言行、恰当的情感,去回应对方的想法、需要、感受,让他感觉到他被理解了、被尊重了,而欺凌者至少丧失了情感同理心。研究表明,欺凌者通常都是或多或少知道自己的行为会构成伤害的,会让对方感觉到难堪、窘迫、屈辱、痛苦,所以他在被质问的时候,他不会承认自己是故意的。我们来看这条对话:

A、我只是有一张本辖区内的犹太人名单,我没有把犹太人抓起来,我只是应上级要求把名单交了出去。C、我的工作是打开火车车门,就这么多;E、我的工作是关上车门,火车去哪里、为什么要去,都不关我的事;Z、我的工作只是打开淋浴器,放出里面的毒气。这段对话是克里斯托弗·布朗宁在《平民如何变成屠夫》中提到的一支纳粹杀人部队的犯罪行径,这支杀人部队在二战期间杀害了近4万名的波兰籍的犹太人,他们仅仅是奉命行事。而德国在二战期间杀害了600万的犹太人,希特勒开始清洗的一个理由就是排除异己,清除最卑劣的民族,保证日耳曼的血统。

这个绘本是《不是我的错》,如果大家有兴趣可以找来这个绘本看。我们看这段对话:那是课间发生的事情,不关我的事,不知道事情怎么开始,也不知道他为什么哭,我很害怕,我什么都不敢做,我只能在旁边看着,那么多人在欺负他,我一个人也没办法,这不能怪我,男孩子哭鼻子真丢人,我并不是故意要打他,因为所有人都在打他所以我也打了他,不是我的错。

我们看这两段对话,它们的差异是什么?推卸责任、事不关己的态度,是不是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常常发生,而我们是不是已经习以为常了?我们是不是也都熟视无睹了?

我们为什么要阻止校园欺凌?要让孩子拥有正义感,有勇气也有策略去拒绝那些不合理的、不健康的人际的关系和要求。调查显示在校园欺凌中旁观者占到了80%以上,而那些有勇气、有策略能够伸张正义的人只占到5%~7%!而这些旁观者有一天他们也会成为成人。就像电影中的李想,他是一个成绩优异的人,但是目睹欺凌他什么也没有做,有一天他会成为教师,成为法官、成为律师、成为医生、成为政府官员、成为公务员、成为企业高管,还有很多旁观者会在各行各业工作。有一天,他们再一次面对暴力和不公正待遇的时候,他们要如何应对?他们在工作中、亲子关系中、亲密关系中、亲子教育中要如何去展现他们的同理心,去面对困难不退缩?我们都希望我们的孩子旁边有5%和7%的那个人,但是我们是不是通常已经把我们的孩子培养成了一个“旁观者”?我们不是要谴责旁观者,我们也不是鼓励孩子们不顾风险挺身而出。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我们只是希望,不要因为我们不经意的行为和我们事不关己的态度,制造更多的恶;我们只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够成为和平的创造者。

当你年少的时候,如果你目睹过欺凌,你是一个旁观者,或者你曾经欺凌过别人,或者你被欺凌过,如果今天你还能想起来,你内心里还有那么一点自责、懊悔、遗憾、无力,你今天也可以重新做一个选择:你可以学习成为一个和平的创造者,让我们的孩子能够感受到,他生活在一个健康的人际关系的环境中,对于这个世界还能充满希望。

昨天在武汉有一个初中的男生跳楼,我看着他跳楼前那三分钟视频,我心里一直在说,我说请你走过去,请你走过去,请你走过去,因为楼道里有非常多的人,可是没有人走过去。如果这个时候有人走过去,拍一拍他的肩膀把他拉开,会不会有一个生命不会这样带着怨恨离开这个世界?其实我们微小的一个行动,你往前迈一步,世界就会不一样,所以哪怕只有1%、0.1%,也在说明有一个孩子正在遭受伤害,正在遭受欺凌,我们还得去努力,我们得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有更多的正义、公正、勇气、温暖、同理心,我们得让我们的孩子们能看到也能相信人性中的闪光。

教科文组织宪章中有一句话:战争属于思想,故于人的思想中构建和平。如果我们内心和平了,我们外在的世界是不是也能少了很多的冷漠、暴力、伤害和战争?我们成人其实应该站在孩子面前给他们做一个示范,让他们知道创造和平其实不是表面的纠正对错、道歉和喊口号,我们需要学会去接纳差异、包容多元,要有同理心,我们要创造更多的机会,让每一个人在群体中去展现他们的价值。

希望有一天你面对校园欺凌的时候,你面对那些被伤害的孩子的时候,你可以告诉他们“这不是你的错”,你愿意同理和陪伴他们,让他们重新去对自己有一个恰当的自我认知。我们一起来反思我们的价值观是什么,我们学习就可以建立界限,可以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同时让别人也不侵犯我们。我们希望有更多的孩子能够为成为一个和平的守护者而感到自豪,成为一个内心更有力量的人。

谢谢大家。

繁體

我今天站在這裡,要跟大家分享一個沈重的話題,校園欺凌。我先講一個故事。

女孩小魚21歲,她從精神病院出來聯繫到我,她的媽媽在朋友家偶然聽到我的線上分享,然後意識到自己的女孩在初中的時候遭遇到了校園欺凌,想讓我跟她女兒談一談。小魚1米68的身高,體重大概130斤,很白淨,有一雙靈動的大眼睛,她笑起來有兩個酒窩,看起來是一個很明亮可愛的姑娘。她坐在我對面談了很多從來沒有跟別人講過的話,這件事情是從她初二的時候一件嫩綠色的毛衣開始的。那天早上她穿著一件綠色的毛衣,是她媽媽新給她買的,去上學,在學校門口遇到她最好的朋友小a,小a說你毛衣的顏色真鮮亮,你穿上真好看,小魚很開心。

這一天上午她都跟同學嘻嘻哈哈的,中午她從衛生間回到宿舍,在宿舍門口聽到小a跟同是好朋友的小b小c說,你們不覺得她像條大青蟲子嗎?那麼胖,還穿著綠色的毛衣,她自己覺得還挺美,真惡心。小b隨聲附和說,是啊,我都看不下去了,她一挨近我我就想吐。小c說,我一想到還要跟她同班同宿舍兩年我就受不了,每天都在受罪。小魚在門外聽到這些話有點不知所措,她不知道發生了什麼。平時嘻嘻哈哈一起學習,很好的朋友,她們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她都會幫忙,但是為什麼她們在背後會這樣講她。她很生氣,推門進入宿舍,那三個人迅速轉身睡覺,其他人也默不作聲躺下來睡覺。

小魚說,剛才的話我都聽到了,你們為什麼這麼講我?小a蹭地坐起來說,「我們說你了嗎?你可別冤枉人。」其他人也說,「就是,又沒說你,你為什麼要生氣?」那天中午的氣氛很尷尬,小魚不知道怎麼回應。接下來的日子,只要大家看到小魚走過來,就都不說話了,也不再談笑了,沒有人約小魚一起玩,週末的聚會也沒有人叫小魚,活動分組小魚落單,哪怕有些人笑臉相迎來找她,也是因為要求她辦事情,而小魚通常都會很開心地去幫忙,以為做好了,大家的關係就恢復了,可是落單的還是她。

老師讓大家組隊來復習,小魚的功課很好,很多人都會找她一起組隊,大家紛紛佔用她的時間,問她各種問題,她的筆記借走不還,然後小魚沒有自己的時間復習功課,作業本也常常找不到,她的成績開始下降。她跟爸爸媽媽講,爸爸媽媽認為她還不夠努力,想得太多、太敏感、太計較,讓她積極地去處理同學的關係,不要太小氣。小魚漸漸不說話了,變得越來越沈默。

初三的時候她被診斷為嚴重抑鬱症,休學在家,從此再也沒有回到過學校。接下來的日子就是大家認為她得了精神病,有幻聽,有幻覺,沒有人相信她的話,她情緒失控的時候就被送進精神病院住一個月,然後再回來,大家對她的風言風語越來越多。一件小事對一個女孩子的人生產生了巨大的負面的影響。

我們通常都會很簡單地歸因,認為這樣的女孩子太脆弱太懦弱,心裡不夠強大,我也一點都不想為小魚開脫,因為從她的認知,從她的能力來說都需要提高,她有她需要承擔的責任,可是其他人在這樣的事件中應該承擔什麼樣的責任呢?而我們每一個人在這樣的事件中可以做什麼呢?

電影《少年的你》上映,引起很多人關注校園欺凌。電影里胡小蝶自殺,故事中小魚被送進精神病院,我還有非常多的個案,自殺未遂、自殘、退學、抑鬱......就像電影中胡小蝶、陳念、魏萊、羅婷、小鳥,無論是欺凌者、被欺凌者還是旁觀者,他們每一個人的背後都有非常複雜的故事,不能用簡單的對錯、善惡和強弱來評判。

我來自一家公益機構,陝西光合行動青少年教育發展研究院。我們只有4個人,是在民政廳註冊的一家民辦非企業。我們關注兒童和青少年的身心健康的成長,我們關注如何去提高他們的復原力,讓他們有能力去面對困難和創傷,心裡充滿更多的希望和力量往前走,去創造未來。我們更關注他們如何在成長中去建立健康的人際關係,能夠有勇氣、有力量、有能力去對那些不健康的人際關係說出「不」。我們做一些預防校園欺凌,那是我們跟他們、跟教師、跟家長乃至全社會對話的一個途徑。

我們2011年開始關注校園欺凌的議題,至今我們進入過上百所學校,開展了近千場的培訓,組織夏令營,我們干預的中高危的個案達到近千例。這些學校遍及鄉村城鎮,從一線城市到七八線城市都有。2016年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對10省市的中小學生有一項調查,數據顯示有32.5%的人偶爾被欺凌,6.1%的人經常被高年級學生欺凌,而受害者中遭受到精神暴力的數據達到94.32%。

我們來看看校園欺凌是什麼?這個定義是2017年教育部聯合11部門發佈的加強中小學生欺凌綜合治理方案中的定義,這個定義比他們2016年出的文件的定義要豐富和充實了很多,其實真的也在說明國家越來越重視,他們也在學習和研究。這個定義中有4個條件,同時構成4個條件,我們就能界定為校園欺凌。我們看一下這4個條件:

首先是地點與角色。校園欺凌發生在校園內外的學生之間,所以我們必須注意在校園外也有發生校園欺凌的危險。校園外的偏僻的街巷、公園、廢棄的工地、停車場、大橋下面、上下學的途中,公共衛生間以及課外輔導班、小飯桌、托管班、冬夏令營,我們都見到過,都有非常多的嚴重的校園欺凌在發生。

第二個條件,時間和頻率。以往國際上認為只有重復發生、多次發生才能界定為校園欺凌,但是隨著校園欺凌發展的趨勢,我們國家認為,單次的只要構成威脅的行為,也可以界定為校園欺凌。而且我們要注意很多校園欺凌行為其實不是單次發生,只是欺凌者善於偽裝而被欺凌者很難得到支持保護自己,所以很多以往的欺凌行為被掩蓋了。

第三個,意圖。校園欺凌是惡意和故意的行為,很多家長和老師會跟我說,說他們在處理校園欺凌的時候,欺凌者常常說我不是故意的,我只是開個玩笑。玩笑是什麼?玩笑是兩個人都知道在互相逗趣,我可以會心一笑,我也可以打罵、拒絕、生氣,他們兩方這種關係是平等的,是對等的,我可以用衝突來解決,但是惡意就是我知道對方很難堪,我還要故意而為之。

第四個,權力,存在力量和權力上的不對等。這裡的權力會指什麼?有幾個方面。第一,看得到摸得到的實力上的懸殊,比如身體強壯程度的懸殊、年齡的差異。第二,我們社會標準上的差異:家庭的背景、經濟的情況、身體的健康的程度、美醜、胖瘦,以及它符合不符合這個社會標準,對於男性和女性的標準。臉上的一顆痣,一個青春痘,一個胎記,爸爸媽媽的身份地位比較低,身體有殘疾,都可能被欺凌。第三個,當事人所處的社會環境的文化標準的差異,比如這個文化,他們對於成績的要求,對於運動能力、藝術能力以及性格的要求。例如在美國,運動能力差的孩子很可能被欺凌,羞澀的孩子很可能被欺凌,但是在亞洲,羞澀的孩子被包容的可能性也會更大。再有,欺凌者的心理優勢。如果他是被老師喜歡的孩子,如果他因為某些資源周圍聚集了很多的人,看似有很多朋友,這些都會構成他的心理優勢,讓被欺凌者沒有辦法為自己找到支持者。再有,如果欺凌方不是一個人而是一群人,他們就構成了力量和氣場上的優勢。

我們再來看欺凌的形式,欺凌的形式包括了言語欺凌、身體行為欺凌、關係欺凌和網絡欺凌,而嘲笑、諷刺、挖苦、起綽號都屬於言語欺凌,身體行為欺凌包括了肢體暴力,強迫對方去做不情願的事情,敲詐勒索以及故意損壞或者隱藏對方的物品。那麼排斥、孤立、故意忽略就屬於關係欺凌,關係欺凌非常的隱蔽,不容易被發現,而且很難處理,可是它造成的精神的創傷是很嚴重的。

隨著網絡的發展,我們可以通過各種社交的平台去發佈文字、圖片、視頻、音頻,然後借此我們可以羞辱、攻擊、造謠。有孩子跟我說他們是「一條龍」——有人負責找被欺凌的人,有人負責實施欺凌,有人負責拍攝,有人負責剪輯,有人負責上傳,還有人負責點贊。我們看到孩子們其實在借助網絡在作惡,而且網絡傳播的速度和範圍使得負面影響非常的大。

在這裡我還特別提到兩個欺凌是性別欺凌和性欺凌。什麼是性別欺凌?性別欺凌是指對不符合這個社會對男性和女性標準的人的欺凌,以及不符合對性取向標準的人的欺凌。我舉一個例子,如果一個男生的身材很纖細,白淨、文靜,很安靜,細聲細氣,他很可能被嘲笑為娘娘腔,他還可能會被認為有同性戀的傾向,這就屬於性別欺凌。而性別欺凌在學校里非常的常見,那性欺凌孩子會借用成人們對性的羞恥感而用性去羞辱他人。性欺凌不僅僅指強姦,它還包括了未經同意的被迫去看含有性意味的文字、圖片、視頻和音頻,被迫做出不雅的動作,被迫去看或者觸摸性器官。很多成人都不相信也不願意承認孩子們在學校中會做這樣的事情,但是我們的調查數據發現這樣現象一點都不少見。

這組數據顯示陰柔特質的男生在校園欺凌中會更容易被欺凌,不容易被接納,其實是我們不太容易接受弱。而這些數據右邊的部分,是的部分,都是他們被遭受欺凌的比例。我們看到試圖觸摸自己的性器官、用言語羞辱、試圖恐嚇、被排斥、讓你覺得感受很差,而這些數據看起來被欺凌者都是佔少數,所以就有人來跟我說,100個人中就那麼幾個人被欺凌,有沒有必要我們花這麼大精力去關注,是不是太小題大做了?而且校園欺凌應該是孩子們成長中必須經歷的,這會讓他們變得堅強。而且他認為,這個社會就是一個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如果你不變強,你就要被自然地淘汰。

校園欺凌根本原因是文化和價值觀層面,它是一種權力的爭奪,它是對差異的不接納、不允許、不符合標準、不允許弱、只能接受強,而這些價值觀會影響到孩子們,他們會據此來判斷誰能進入他們的圈子,而誰應該被清除。

欺凌在世界普遍存在。我們對疾病的、對戰爭的、對黑人的歧視,而所有成人展開的這些歧視都會被孩子們模仿,放在他們的學校中。有一個美國的學者叫巴巴拉,她前面提到欺凌的根本是輕蔑,也就是說對那些弱的不符合標準的人,我們可以無視他們的痛苦,無視他們的需要。

這裡我就要提到同理心,什麼是同理心?它是一種能力,它分為認知同理心和情感同理心。認知同理心是指我們能夠識別,去感受對方的需要、情感、他的想法;情感同理心是指,我們能夠用恰當的言行、恰當的情感,去回應對方的想法、需要、感受,讓他感覺到他被理解了、被尊重了,而欺凌者至少喪失了情感同理心。研究表明,欺凌者通常都是或多或少知道自己的行為會構成傷害的,會讓對方感覺到難堪、窘迫、屈辱、痛苦,所以他在被質問的時候,他不會承認自己是故意的。我們來看這條對話:

A、我只是有一張本轄區內的猶太人名單,我沒有把猶太人抓起來,我只是應上級要求把名單交了出去。C、我的工作是打開火車車門,就這麼多;E、我的工作是關上車門,火車去哪裡、為什麼要去,都不關我的事;Z、我的工作只是打開淋浴器,放出裡面的毒氣。這段對話是克里斯托弗·布朗寧在《平民如何變成屠夫》中提到的一支納粹殺人部隊的犯罪行徑,這支殺人部隊在二戰期間殺害了近4萬名的波蘭籍的猶太人,他們僅僅是奉命行事。而德國在二戰期間殺害了600萬的猶太人,希特勒開始清洗的一個理由就是排除異己,清除最卑劣的民族,保證日耳曼的血統。

這個繪本是《不是我的錯》,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找來這個繪本看。我們看這段對話:那是課間發生的事情,不關我的事,不知道事情怎麼開始,也不知道他為什麼哭,我很害怕,我什麼都不敢做,我只能在旁邊看著,那麼多人在欺負他,我一個人也沒辦法,這不能怪我,男孩子哭鼻子真丟人,我並不是故意要打他,因為所有人都在打他所以我也打了他,不是我的錯。

我們看這兩段對話,它們的差異是什麼?推卸責任、事不關己的態度,是不是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常常發生,而我們是不是已經習以為常了?我們是不是也都熟視無睹了?

我們為什麼要阻止校園欺凌?要讓孩子擁有正義感,有勇氣也有策略去拒絕那些不合理的、不健康的人際的關係和要求。調查顯示在校園欺凌中旁觀者佔到了80%以上,而那些有勇氣、有策略能夠伸張正義的人只佔到5%~7%!而這些旁觀者有一天他們也會成為成人。就像電影中的李想,他是一個成績優異的人,但是目睹欺凌他什麼也沒有做,有一天他會成為教師,成為法官、成為律師、成為醫生、成為政府官員、成為公務員、成為企業高管,還有很多旁觀者會在各行各業工作。有一天,他們再一次面對暴力和不公正待遇的時候,他們要如何應對?他們在工作中、親子關係中、親密關係中、親子教育中要如何去展現他們的同理心,去面對困難不退縮?我們都希望我們的孩子旁邊有5%和7%的那個人,但是我們是不是通常已經把我們的孩子培養成了一個「旁觀者」?我們不是要譴責旁觀者,我們也不是鼓勵孩子們不顧風險挺身而出。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我們只是希望,不要因為我們不經意的行為和我們事不關己的態度,製造更多的惡;我們只是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夠成為和平的創造者。

當你年少的時候,如果你目睹過欺凌,你是一個旁觀者,或者你曾經欺凌過別人,或者你被欺凌過,如果今天你還能想起來,你內心裡還有那麼一點自責、懊悔、遺憾、無力,那你今天也可以重新做一個選擇:你可以學習成為一個和平的創造者,讓我們的孩子能夠感受到,他生活在一個健康的人際關係的環境中,對於這個世界還能充滿希望。

昨天在武漢有一個初中的男生跳樓,我看著他跳樓前那三分鐘視頻,我心裡一直在說,我說請你走過去,請你走過去,請你走過去,因為樓道里有非常多的人,可是沒有人走過去。如果這個時候有人走過去,拍一拍他的肩膀把他拉開,會不會有一個生命不會這樣帶著怨恨離開這個世界?其實我們微小的一個行動,你往前邁一步,世界就會不一樣,所以哪怕只有1%、0.1%,也在說明有一個孩子正在遭受傷害,正在遭受欺凌,我們還得去努力,我們得讓我們生活的環境有更多的正義、公正、勇氣、溫暖、同理心,我們得讓我們的孩子們能看到也能相信人性中的閃光。

教科文組織憲章中有一句話:戰爭屬于思想,故於人的思想中構建和平。如果我們內心和平了,我們外在的世界是不是也能少了很多的冷漠、暴力、傷害和戰爭?我們成人其實應該站在孩子面前給他們做一個示範,讓他們知道創造和平其實不是表面的糾正對錯、道歉和喊口號,我們需要學會去接納差異、包容多元,要有同理心,我們要創造更多的機會,讓每一個人在群體中去展現他們的價值。

希望有一天你面對校園欺凌的時候,你面對那些被傷害的孩子的時候,你可以告訴他們「這不是你的錯」,你願意同理和陪伴他們,讓他們重新去對自己有一個恰當的自我認知。我們一起來反思我們的價值觀是什麼,我們學習就可以建立界限,可以尊重自己,尊重他人,同時讓別人也不侵犯我們。我們希望有更多的孩子能夠為成為一個和平的守護者而感到自豪,成為一個內心更有力量的人。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