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中文》文字稿:几百位华人博士联手,提高中国儿童癌症存活率 | 李治中

简体

今天的主题是“探索”,我想告诉大家,我们在中国探索的公益2.0的道路。我的经历,其实前面一半非常简单,就是个典型的按中国人的话说,就是学霸的经历。高中毕业,到了大学,去了清华,然后很顺利地申请到了杜克,然后在杜克,我用了不到四年的时间拿到了我的 Ph.D。然后,很多人觉得那么顺利,就应该去做学术,当一个好的教授以后。但当时因为我自己的原因,我选择去了诺华制药,因为我的梦想一直是开发抗癌的新药。我当时去杜克读书,就是因为我妈妈得了乳腺癌,要不然的话我肯定会做别的事情。所以我梦想一直是这样子,包括后来做科研、做科普,其实都和这段经历有关系。

先给大家介绍一个小女孩。这个小女孩的名字,因为隐私的原因,我们就叫她小丽吧。小丽是一个一岁多的一个非常可爱的小女孩。有一天她的父母发现她的眼睛出现了斜视,觉得很担心,把她带到他们的县医院去检查。结果医院的医生说,“可能就是手机玩多了,没关系,你回去等三个月以后再回来复查就好了。” 结果等到三个月的时候,她的眼睛已经长出了一个肿瘤。这个时候,小丽再到他们的省医院,省医院说完全没有办法,你只能去北京。所以去了北京。由于路途遥远、耽误,所以导致她出现了严重的感染。于是她没有办法直接接受治疗,先得治疗她的感染,等到她真正用上药物的时候已经是22天以后了。上次我见到小丽的时候,她的双眼都被摘除了,因为她是得了视网膜母细胞瘤,一种非常罕见但是有可能非常恶性的眼部的肿瘤。她的父亲把这张照片传给我,说你一定要告诉大家我们的经历。她的父亲是一个军人。在她出生以后,她的父亲去到部队,等他再回来的时候,女儿的眼睛已经没有了。

所以这就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

像小丽这样的人在中国有4万,每一年有4万个孩子会得癌症。和大家想象的癌症是一个老年病不一样,也有很多的孩子会得癌症。绝大多数孩子都会被误诊,在中国因为信息不对称,家长从来没有这个意识,包括在座的各位,我相信几乎没有人知道儿童癌症是怎么回事,知道孩子会得什么样的癌症,知道这些癌症在什么医院可以治、用什么药。几乎没有。所以今天希望通过我的演讲以后,大家能够了解这个疾病大概怎么回事,我们用公益怎么来推动这样的事情。

对于任何一个家长,在得知自己的孩子得癌症以后,一定是非常地恐慌,非常地无助。然后他会有很多很多的问题,包括这类的:到底是什么病?哪个医院最好?为什么会得癌症?还能生二胎吗?这些问题都非常的现实,但是以前在中国,没有任何人能够回答他的这个问题。你去医院,医院依然没有时间给你回答这些问题。

为什么会出现小丽这样的悲剧?为什么会让这些家长感觉非常的无助? 就是因为中国在这方面的专业信息非常地缺失。我们如果在美国,在杜克,我们去 google “pediatric cancer” 或者 “children cancer”(儿童癌症) 你能够看到很多非常专业的、系统性的科普资料,给你介绍了所有刚才我提到这些问题的答案。但是在中国,在我回国之前,如果大家去搜索 “儿童癌症” 这样的关键词,你搜出来的第一条就是 “儿童为什么会得癌症? 大部分还是和妈妈有关”,然后里面进去了就是各种广告。所以这就是我们的家长面临的问题:不仅要面对疾病和孩子生病对他带来冲击,还要面对找不到任何可靠信息的压力。

所以这是我们想做的事情。

中国的儿童癌症的生存率比美国差很多。虽然整体来说都很好,儿童癌症的生存比成人要好非常多。中国的比美国差了20%,为什么?不是因为新药,因为儿童癌症没有什么新药,就是手术、化疗、放疗,最多加点骨髓移植之类的东西。中国和美国都是一样的,它差在哪儿?差就差在中国的孩子通常都被拖到非常晚期了,才到他应该去的医院进行治疗。这就是差距。所以我们要做的,我们不需要开发新药,我们不需要做太多别的事情。把信息对称,拉平中间的这个差距,就有可能让这20%的孩子(因此得救)。 20%,刚才讲了每年四万(儿童得癌症), 八千个孩子在中国而去世。

所以我回国做了“向日葵儿童”,我们做了向日葵儿童的网站。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打造专业、准确、及时的科普信息的矩阵。我们首先做了一个网站,叫“向日葵儿童”,上面有一个最最重要的功能叫做 “儿童抗癌百科”。这里面,我们动用了接近200位像我一样 Ph.D 或者 MD 的华人,我们一起翻译国外我们能找到的所有的资料。然后我们自己找到了国内的顶尖医生,为我们原创了很多的资料。现在这上面已经有接近一百万字的科普资料,涵盖了几乎所有主流的儿童癌症的类型。同时我们有自己的公众号,经过一年的运营,它已经有25万的粉丝。每一天都在更新多条,全是关于儿童癌症的系统性的介绍:怎么诊断?应该怎么治?治疗副作用怎么样?康复完以后怎么吃?康复完以后怎么复查?国外有什么新药?全部、每天都在滚动更新。现在我发现不仅是家长在看,很多的专业医生,尤其是基层的医生,其实都是通过我们的这些公众号在学习这个知识。

我们做了几本手册,有《向日葵家庭手册》,这是关于儿童癌症的系统性的一个介绍。有刚诊断的手册,孩子刚得病应该怎么样? 有专业的手册,(比如)视网膜母细胞瘤,刚才讲的小丽得的那种眼睛里面的肿瘤应该怎么治?去哪里治?有没有可能保住眼睛?神经母细胞瘤,一种极其恶性的儿童的肿瘤。我们刚做了第一批,发了3500本,迅速就发完了,发到了十多个中国的各地的医院,还有很多的公益机构。现在很多机构都主动来找我们要这样的东西,我们才发现这些事情真的非常非常有意义, 所谓的(内容)矩阵,各种东西。

我们有线下的讲座,我们请到中国最最顶尖的儿童肿瘤科的医生来做。不仅在现场,而且我们录制了视频,就像今天我们的TEDx Talk一样,让全中国乃至全世界任何一个角落的家长,你不用跑到北京、上海、天津,你都能够听到顶尖专家给你讲这个疾病是怎么回事。甚至我们应该有互动的平台,所以他可以直接提问,他的问题有可能得到解答。当然非常重要的,我们还有抖音,我们还有快手,我们还有B站。所有你能想象到的、能够渗透到各个社会群体的传媒的手段,我们都要用。因为儿童癌症不分家境,不是说你什么收入水平,你什么教育水平更容易得儿童癌症。它就是个概率问题。任何知识水平的都有可能中招,所以我们在科普宣传上,需要做出非常立体、非常全面的一种覆盖。

所以今天也想给大家讲一些常见的我们科普的时候除了对于家长,我们也对大众有一些教育。想告诉大家一些可能大家常见的对儿童癌症的误区。

第一个,很多人认为儿童癌症无法治愈。因为我们电视剧看多了,一听到白血病就死定了。大家可能不知道,中国有一千部以上的电视剧或者电影里面的男女主角都死于白血病。所以长期潜移默化,让大家觉得白血病是不治之症。其实白血病是治疗效果最好的,儿童癌症的很多的白血病生存率超过90%。这是一张看起来非常普通的照片,这是一帮大学生,但其实他们非常不普通,不普通在哪儿?他们全部是白血病的康复者。他们以前是医院的病友,现在他们全部都是大学生。所以,儿童癌症不仅能治愈,而且能够完全康复,回归正常的生活,回到学校,成为对社会非常有用的人。这一点非常的重要。因为很多农村的家长一听说孩子得病,直接就放弃了,因为觉得救活了也是个累赘。所以我们需要通过科普,需要这样的宣传,让大家树立信心。

很多人认为,儿童癌症是小一号的成人肿瘤,所以就说,把成人的药要不用一半来用在小孩身上就可以了。这是完全不行的。为儿童癌症从生物学上和成人是完全两种截然不同的疾病。这就像乙肝和丙肝是完全不同的疾病一样。不管是从类型分布,还是基因突变,儿童癌症都是非常特别的。儿童里面1/3是白血病,大概有1/4是脑瘤,有10%的淋巴瘤,剩下就是各种各样的实体瘤,大家可能从来都没听说过。刚才讲的视网膜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肝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有很多,各种各样,这些东西很多在成人身上从来没有。基因突变也不一样,成人的很多基因突变是由于环境和长期的生活积累下来的。而小孩多数的基因突变,都是先天一些的因素和发育相关的基因产生的突变,才会让他这么早的就长出来癌症,所以它的治疗也非常不一样。

给大家看一个可能非常惊悚的照片,这种叫婴儿型的纤维肉瘤 (infantile fibrosarcoma) 它长在四肢,非常小的小小孩会得。这种肉瘤,平时靠化疗、手术、放疗,治疗效果整体是非常好的。但是有一部分,像这个孩子,他就是耐药了。对于这样的孩子,唯一的治疗办法,或者唯一的希望,就是截肢。所以我们要为这些孩子开发新药,因为这些病在成人身上没有,你要为这些孩子,你要了解它是怎么来的,怎么治。所以,后来发现这些孩子原来是有特定的基因突变,比如说有一部分是有叫 TRK基因突变。那么因为知道这件事情,药厂就开发了针对性的靶向药物,专门来抑制有这种突变的癌细胞,结果在这些孩子身上就产生了奇迹。

这是另外一个得这个病的孩子,他有一个非常大的肿瘤长在他的关节的地方。以前这样的孩子,刚才说了,要不就放弃,要不就截肢,看看怎么样。即使截肢依然有可能不行,因为外科手术没有办法切除这个肿瘤。后来用了这个药以后,两三个 cycle(疗程)以后,它就控制住了,没有完全消失,但这个时候,外科医生就可以做一个非常干净的切除术,把它切掉,这就是新药的力量。

还有 Emily,世界上最有名的一个儿童白血病的患者。她当时差点就死掉了,直接放弃。但是她遇上了CAR-T免疫疗法,她成为全世界第一个尝试这种疗法的小女孩。结果她用了疗法以后,从死亡线到她回去上学就是一个半月。然后这是她一年以后的照片。这就是一个在死亡线上的孩子,因为新药的出现得到的东西。但这个新药的出现用了30年,科学家用了30年才研究出这个东西。这是她去年的照片,每年她都会拍一张写真,非常非常的励志。

还有一些新药对于神母细胞瘤 GD2 的抗体,这个药物出来以后对于很多的晚期的、重症的孩子是能够救命的,能够大大提高他的生存率。但这个问题是什么?这个药没有进到中国。现在中国的家长只有两个选择:去西班牙,每年200万;去美国,每年300万。对于中国的家长,这是非常残酷和现实的。你知道你有钱,我们都说生命是无价,但对这种时候,你的生命就是可以量化。你有200万你就可以去,你没有200万你就只能在中国等着。所以我们现在公益组织要做的事情,除了科普以外,还有很多转化医学的东西。我们希望把GD2抗体,今年最最重要的任务,我们希望把GD2抗体引到中国来,让中国的家长能够在中国使用,能够把它价格哪怕降到20万,我觉得也会给更多的家长带来希望。

还有我们在干什么?除了科普科研,我们还有一块叫社工。很多人以为医院里面只有医生护士,我们中国的医患矛盾极其恶劣、极其严重,为什么?因为没有人有机会和你聊天。我们经常都经历过排队几小时,看病几分钟。患者很痛苦,医生也很吐血,因为连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就是因为我们的医患矛盾、医患的时间都是非常难以控制的。但其实家长,尤其对儿童癌症家长,他其实有很多的问题。他有心理上的负担,他需要知道怎么筹款,他需要一些科普的知识,怎么办呢?其实在国外是有办法的,有一个专门的职业叫做医务社工,可能很多人从来没有听说过这个职业。但其实中国有很多的学校都有医务社工的专业,不仅有本科还有研究生。但这些社工毕业的那天,就是他失业的那天,因为中国的医院没有社工这个职位,叫没有编制。所以这些社工没有地方可去,而医院又特别需要他们。他们做什么事情?他们做游戏的治疗,他们做心理的支持,他们给他们读绘本,陪他们做艺术活动,做情绪的疏导。等会给大家讲一个他们的例子。

所以我们要干的事情很简单,我们公益组织花钱去购买社工,她成为我们的员工,我们把她放到医院去工作。其实当你知道它的问题在哪儿以后,解决这件事情非常地简单。但以前中国从来没有人试图解决过这个问题,因为在中国没有社工这个东西以前。因为我从美国回来,所以我见过社工是什么样子,能起到什么样积极的作用,所以我们做了这样一个尝试,也希望我们现在在昆明儿童医院,希望能够把它做起来。

我给大家看看社工每天在干什么?她其实每天的任务就是到各个病床去访谈,一个一个地聊过来,然后看你遇到什么困难。比如说她遇到一个小孩,说她掉头发很痛苦,小孩掉完头发觉得自己不美了。于是她干什么事情?她因为学过一些幼儿心理学,所以她会陪她们做一些头像画画,通过画画游戏的办法舒缓她。后来小孩自己画出一些东西以后,自己给自己画了一个三毛,说自己就是长成那样的,然后大家哈哈一笑。

这种事情听起来很简单,但对于这些孩子以后这段经历的回忆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所以这些东西都是需要专业的人来做的,不是我们简单一个志愿者,给她说 “你不要怕,没事儿”,就可以搞定的。有些时候,患者家长只是需要有人听到他的倾诉。上个礼拜,我们的社工遇到一个老奶奶,她就说她真的受不了了,不想再治了。因为自从她的孙女生病以后,女儿基本不管,女婿更不管,她和她的老公,也就是姥爷,两个人带着这个孩子在偏僻的地方治疗。她老公已经很大年龄了,依然每天只能出去拉货、开货车来给孙女治病。她觉得她真的坚持不了,没有任何人能听她倾诉,我们的社工就默默地坐在那儿,听她讲了很久。当然,后来用了一些办法,舒缓她的心情,所以这就是社工在做的事情。我们每个人都去过医院,如果你可以想象,如果有人能够耐下心来,每天听你讲一个小时,和你交流一个小时,会是什么样的状态?所以这就是社工的力量。

所以希望通过今天分享让大家知道什么叫探索新型的公益模式。公益不是简单的捐钱给一个孩子治病。我们有专业知识,我们有非常强大的教育背景,我们有很多的资源,我们能够推动很多的事情,这些都是公益。

就我自己的背景,我希望能够推动科普,我希望能够推动科研,我希望能够推动社工的事情。这样我们才能把一个孩子,如果不幸生病的话,我们能不只把他当做一个机器修好,而是要全方位地关怀他,把他彻底地康复,这是我们做儿童癌症公益的目的。

就是这样一句话,所有的家长,即使孩子治好了,他依然说,就是有一种特别特别孤独的感觉。我们就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通过我们14000多个“葵花籽” 我们的志愿者,能够让他们不那么孤独。这张照片上的就是我们北卡、杜克和UNC的一堆的博士后,他们都是我们的志愿者,帮我们翻译大量的资料。这就是我们的调性,这就是我们公益做的事情。所以非常张开怀抱,欢迎大家,希望我们能一起做更多的在中国探索新型公益之路。

谢谢大家!

繁體

今天的主題是「探索」,我想告訴大家,我們在中國探索的公益2.0的道路。我的經歷,其實前面一半非常簡單,就是個典型的按中國人的話說,就是學霸的經歷。高中畢業,到了大學,去了清華,然後很順利地申請到了杜克,然後在杜克,我用了不到四年的時間拿到了我的 Ph.D。然後,很多人覺得那麼順利,就應該去做學術,當一個好的教授以後。但當時因為我自己的原因,我選擇去了諾華制藥,因為我的夢想一直是開發抗癌的新藥。我當時去杜克讀書,就是因為我媽媽得了乳腺癌,要不然的話我肯定會做別的事情。所以我夢想一直是這樣子,包括後來做科研、做科普,其實都和這段經歷有關係。

先給大家介紹一個小女孩。這個小女孩的名字,因為隱私的原因,我們就叫她小麗吧。小麗是一個一歲多的一個非常可愛的小女孩。有一天她的父母發現她的眼睛出現了斜視,覺得很擔心,把她帶到他們的縣醫院去檢查。結果醫院的醫生說,「可能就是手機玩多了,沒關係,你回去等三個月以後再回來復查就好了。」 結果等到三個月的時候,她的眼睛已經長出了一個腫瘤。這個時候,小麗再到他們的省醫院,省醫院說完全沒有辦法,你只能去北京。所以去了北京。由於路途遙遠、耽誤,所以導致她出現了嚴重的感染。於是她沒有辦法直接接受治療,先得治療她的感染,等到她真正用上藥物的時候已經是22天以後了。上次我見到小麗的時候,她的雙眼都被摘除了,因為她是得了視網膜母細胞瘤,一種非常罕見但是有可能非常惡性的眼部的腫瘤。她的父親把這張照片傳給我,說你一定要告訴大家我們的經歷。她的父親是一個軍人。在她出生以後,她的父親去到部隊,等他再回來的時候,女兒的眼睛已經沒有了。

所以這就是我們要解決的問題。

像小麗這樣的人在中國有4萬,每一年有4萬個孩子會得癌症。和大家想象的癌症是一個老年病不一樣,也有很多的孩子會得癌症。絕大多數孩子都會被誤診,在中國因為信息不對稱,家長從來沒有這個意識,包括在座的各位,我相信幾乎沒有人知道兒童癌症是怎麼回事,知道孩子會得什麼樣的癌症,知道這些癌症在什麼醫院可以治、用什麼藥。幾乎沒有。所以今天希望通過我的演講以後,大家能夠瞭解這個疾病大概怎麼回事,我們用公益怎麼來推動這樣的事情。

對於任何一個家長,在得知自己的孩子得癌症以後,一定是非常地恐慌,非常地無助。然後他會有很多很多的問題,包括這類的:到底是什麼病?哪個醫院最好?為什麼會得癌症?還能生二胎嗎?這些問題都非常的現實,但是以前在中國,沒有任何人能夠回答他的這個問題。你去醫院,醫院依然沒有時間給你回答這些問題。

為什麼會出現小麗這樣的悲劇?為什麼會讓這些家長感覺非常的無助? 就是因為中國在這方面的專業信息非常地缺失。我們如果在美國,在杜克,我們去 google 「pediatric cancer」 或者 「children cancer」(兒童癌症) 你能夠看到很多非常專業的、系統性的科普資料,給你介紹了所有剛才我提到這些問題的答案。但是在中國,在我回國之前,如果大家去搜索 「兒童癌症」 這樣的關鍵詞,你搜出來的第一條就是 「兒童為什麼會得癌症? 大部分還是和媽媽有關」,然後裡面進去了就是各種廣告。所以這就是我們的家長面臨的問題:不僅要面對疾病和孩子生病對他帶來衝擊,還要面對找不到任何可靠信息的壓力。

所以這是我們想做的事情。

中國的兒童癌症的生存率比美國差很多。雖然整體來說都很好,兒童癌症的生存比成人要好非常多。中國的比美國差了20%,為什麼?不是因為新藥,因為兒童癌症沒有什麼新藥,就是手術、化療、放療,最多加點骨髓移植之類的東西。中國和美國都是一樣的,它差在哪兒?差就差在中國的孩子通常都被拖到非常晚期了,才到他應該去的醫院進行治療。這就是差距。所以我們要做的,我們不需要開發新藥,我們不需要做太多別的事情。把信息對稱,拉平中間的這個差距,就有可能讓這20%的孩子(因此得救)。 20%,剛才講了每年四萬(兒童得癌症), 八千個孩子在中國而去世。

所以我回國做了「向日葵兒童」,我們做了向日葵兒童的網站。我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打造專業、準確、及時的科普信息的矩陣。我們首先做了一個網站,叫「向日葵兒童」,上面有一個最最重要的功能叫做 「兒童抗癌百科」。這裡面,我們動用了接近200位像我一樣 Ph.D 或者 MD 的華人,我們一起翻譯國外我們能找到的所有的資料。然後我們自己找到了國內的頂尖醫生,為我們原創了很多的資料。現在這上面已經有接近一百萬字的科普資料,涵蓋了幾乎所有主流的兒童癌症的類型。同時我們有自己的公眾號,經過一年的運營,它已經有25萬的粉絲。每一天都在更新多條,全是關於兒童癌症的系統性的介紹:怎麼診斷?應該怎麼治?治療副作用怎麼樣?康復完以後怎麼吃?康復完以後怎麼復查?國外有什麼新藥?全部、每天都在滾動更新。現在我發現不僅是家長在看,很多的專業醫生,尤其是基層的醫生,其實都是通過我們的這些公眾號在學習這個知識。

我們做了幾本手冊,有《向日葵家庭手冊》,這是關於兒童癌症的系統性的一個介紹。有剛診斷的手冊,孩子剛得病應該怎麼樣? 有專業的手冊,(比如)視網膜母細胞瘤,剛才講的小麗得的那種眼睛裡面的腫瘤應該怎麼治?去哪裡治?有沒有可能保住眼睛?神經母細胞瘤,一種極其惡性的兒童的腫瘤。我們剛做了第一批,發了3500本,迅速就發完了,發到了十多個中國的各地的醫院,還有很多的公益機構。現在很多機構都主動來找我們要這樣的東西,我們才發現這些事情真的非常非常有意義, 所謂的(內容)矩陣,各種東西。

我們有線下的講座,我們請到中國最最頂尖的兒童腫瘤科的醫生來做。不僅在現場,而且我們錄制了視頻,就像今天我們的TEDx Talk一樣,讓全中國乃至全世界任何一個角落的家長,你不用跑到北京、上海、天津,你都能夠聽到頂尖專家給你講這個疾病是怎麼回事。甚至我們應該有互動的平台,所以他可以直接提問,他的問題有可能得到解答。當然非常重要的,我們還有抖音,我們還有快手,我們還有B站。所有你能想象到的、能夠滲透到各個社會群體的傳媒的手段,我們都要用。因為兒童癌症不分家境,不是說你什麼收入水平,你什麼教育水平更容易得兒童癌症。它就是個概率問題。任何知識水平的都有可能中招,所以我們在科普宣傳上,需要做出非常立體、非常全面的一種覆蓋。

所以今天也想給大家講一些常見的我們科普的時候除了對於家長,我們也對大眾有一些教育。想告訴大家一些可能大家常見的對兒童癌症的誤區。

第一個,很多人認為兒童癌症無法治癒。因為我們電視劇看多了,一聽到白血病就死定了。大家可能不知道,中國有一千部以上的電視劇或者電影裡面的男女主角都死於白血病。所以長期潛移默化,讓大家覺得白血病是不治之症。其實白血病是治療效果最好的,兒童癌症的很多的白血病生存率超過90%。這是一張看起來非常普通的照片,這是一幫大學生,但其實他們非常不普通,不普通在哪兒?他們全部是白血病的康復者。他們以前是醫院的病友,現在他們全部都是大學生。所以,兒童癌症不僅能治癒,而且能夠完全康復,回歸正常的生活,回到學校,成為對社會非常有用的人。這一點非常的重要。因為很多農村的家長一聽說孩子得病,直接就放棄了,因為覺得救活了也是個累贅。所以我們需要通過科普,需要這樣的宣傳,讓大家樹立信心。

很多人認為,兒童癌症是小一號的成人腫瘤,所以就說,把成人的藥要不用一半來用在小孩身上就可以了。這是完全不行的。為兒童癌症從生物學上和成人是完全兩種截然不同的疾病。這就像乙肝和丙肝是完全不同的疾病一樣。不管是從類型分布,還是基因突變,兒童癌症都是非常特別的。兒童裡面1/3是白血病,大概有1/4是腦瘤,有10%的淋巴瘤,剩下就是各種各樣的實體瘤,大家可能從來都沒聽說過。剛才講的視網膜母細胞瘤、神經母細胞瘤、肝母細胞瘤、腎母細胞瘤。有很多,各種各樣,這些東西很多在成人身上從來沒有。基因突變也不一樣,成人的很多基因突變是由於環境和長期的生活積累下來的。而小孩多數的基因突變,都是先天一些的因素和發育相關的基因產生的突變,才會讓他這麼早的就長出來癌症,所以它的治療也非常不一樣。

給大家看一個可能非常驚悚的照片,這種叫嬰兒型的纖維肉瘤 (infantile fibrosarcoma) 它長在四肢,非常小的小小孩會得。這種肉瘤,平時靠化療、手術、放療,治療效果整體是非常好的。但是有一部分,像這個孩子,他就是耐藥了。對於這樣的孩子,唯一的治療辦法,或者唯一的希望,就是截肢。所以我們要為這些孩子開發新藥,因為這些病在成人身上沒有,你要為這些孩子,你要瞭解它是怎麼來的,怎麼治。所以,後來發現這些孩子原來是有特定的基因突變,比如說有一部分是有叫 TRK基因突變。那麼因為知道這件事情,藥廠就開發了針對性的靶向藥物,專門來抑制有這種突變的癌細胞,結果在這些孩子身上就產生了奇跡。

這是另外一個得這個病的孩子,他有一個非常大的腫瘤長在他的關節的地方。以前這樣的孩子,剛才說了,要不就放棄,要不就截肢,看看怎麼樣。即使截肢依然有可能不行,因為外科手術沒有辦法切除這個腫瘤。後來用了這個藥以後,兩三個 cycle(療程)以後,它就控制住了,沒有完全消失,但這個時候,外科醫生就可以做一個非常乾淨的切除術,把它切掉,這就是新藥的力量。

還有 Emily,世界上最有名的一個兒童白血病的患者。她當時差點就死掉了,直接放棄。但是她遇上了CAR-T免疫療法,她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嘗試這種療法的小女孩。結果她用了療法以後,從死亡線到她回去上學就是一個半月。然後這是她一年以後的照片。這就是一個在死亡線上的孩子,因為新藥的出現得到的東西。但這個新藥的出現用了30年,科學家用了30年才研究出這個東西。這是她去年的照片,每年她都會拍一張寫真,非常非常的勵志。

還有一些新藥對於神母細胞瘤 GD2 的抗體,這個藥物出來以後對於很多的晚期的、重症的孩子是能夠救命的,能夠大大提高他的生存率。但這個問題是什麼?這個藥沒有進到中國。現在中國的家長只有兩個選擇:去西班牙,每年200萬;去美國,每年300萬。對於中國的家長,這是非常殘酷和現實的。你知道你有錢,我們都說生命是無價,但對這種時候,你的生命就是可以量化。你有200萬你就可以去,你沒有200萬你就只能在中國等著。所以我們現在公益組織要做的事情,除了科普以外,還有很多轉化醫學的東西。我們希望把GD2抗體,今年最最重要的任務,我們希望把GD2抗體引到中國來,讓中國的家長能夠在中國使用,能夠把它價格哪怕降到20萬,我覺得也會給更多的家長帶來希望。

還有我們在幹什麼?除了科普科研,我們還有一塊叫社工。很多人以為醫院裡面只有醫生護士,我們中國的醫患矛盾極其惡劣、極其嚴重,為什麼?因為沒有人有機會和你聊天。我們經常都經歷過排隊幾小時,看病幾分鐘。患者很痛苦,醫生也很吐血,因為連上廁所的時間都沒有。就是因為我們的醫患矛盾、醫患的時間都是非常難以控制的。但其實家長,尤其對兒童癌症家長,他其實有很多的問題。他有心理上的負擔,他需要知道怎麼籌款,他需要一些科普的知識,怎麼辦呢?其實在國外是有辦法的,有一個專門的職業叫做醫務社工,可能很多人從來沒有聽說過這個職業。但其實中國有很多的學校都有醫務社工的專業,不僅有本科還有研究生。但這些社工畢業的那天,就是他失業的那天,因為中國的醫院沒有社工這個職位,叫沒有編制。所以這些社工沒有地方可去,而醫院又特別需要他們。他們做什麼事情?他們做遊戲的治療,他們做心理的支持,他們給他們讀繪本,陪他們做藝術活動,做情緒的疏導。等會給大家講一個他們的例子。

所以我們要乾的事情很簡單,我們公益組織花錢去購買社工,她成為我們的員工,我們把她放到醫院去工作。其實當你知道它的問題在哪兒以後,解決這件事情非常地簡單。但以前中國從來沒有人試圖解決過這個問題,因為在中國沒有社工這個東西以前。因為我從美國回來,所以我見過社工是什麼樣子,能起到什麼樣積極的作用,所以我們做了這樣一個嘗試,也希望我們現在在昆明兒童醫院,希望能夠把它做起來。

我給大家看看社工每天在幹什麼?她其實每天的任務就是到各個病床去訪談,一個一個地聊過來,然後看你遇到什麼困難。比如說她遇到一個小孩,說她掉頭髮很痛苦,小孩掉完頭髮覺得自己不美了。於是她幹什麼事情?她因為學過一些幼兒心理學,所以她會陪她們做一些頭像畫畫,通過畫畫遊戲的辦法舒緩她。後來小孩自己畫出一些東西以後,自己給自己畫了一個三毛,說自己就是長成那樣的,然後大家哈哈一笑。

這種事情聽起來很簡單,但對於這些孩子以後這段經歷的回憶起到決定性的作用。所以這些東西都是需要專業的人來做的,不是我們簡單一個志願者,給她說 「你不要怕,沒事兒」,就可以搞定的。有些時候,患者家長只是需要有人聽到他的傾訴。上個禮拜,我們的社工遇到一個老奶奶,她就說她真的受不了了,不想再治了。因為自從她的孫女生病以後,女兒基本不管,女婿更不管,她和她的老公,也就是姥爺,兩個人帶著這個孩子在偏僻的地方治療。她老公已經很大年齡了,依然每天只能出去拉貨、開貨車來給孫女治病。她覺得她真的堅持不了,沒有任何人能聽她傾訴,我們的社工就默默地坐在那兒,聽她講了很久。當然,後來用了一些辦法,舒緩她的心情,所以這就是社工在做的事情。我們每個人都去過醫院,如果你可以想象,如果有人能夠耐下心來,每天聽你講一個小時,和你交流一個小時,會是什麼樣的狀態?所以這就是社工的力量。

所以希望通過今天分享讓大家知道什麼叫探索新型的公益模式。公益不是簡單的捐錢給一個孩子治病。我們有專業知識,我們有非常強大的教育背景,我們有很多的資源,我們能夠推動很多的事情,這些都是公益。

就我自己的背景,我希望能夠推動科普,我希望能夠推動科研,我希望能夠推動社工的事情。這樣我們才能把一個孩子,如果不幸生病的話,我們能不只把他當做一個機器修好,而是要全方位地關懷他,把他徹底地康復,這是我們做兒童癌症公益的目的。

就是這樣一句話,所有的家長,即使孩子治好了,他依然說,就是有一種特別特別孤獨的感覺。我們就希望通過我們的努力,通過我們14000多個「葵花籽」 我們的志願者,能夠讓他們不那麼孤獨。這張照片上的就是我們北卡、杜克和UNC的一堆的博士後,他們都是我們的志願者,幫我們翻譯大量的資料。這就是我們的調性,這就是我們公益做的事情。所以非常張開懷抱,歡迎大家,希望我們能一起做更多的在中國探索新型公益之路。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