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D中文》文字稿:“兴趣多动症患者”自救指南 | 林婕

简体

这是一则寻人启示。

请大家回忆一下在自己的亲朋好友、同事、同学里面有没有这样一类人,他们兴趣很广泛,每隔一段时间都会开辟一些新的爱好。比如说这个月是美食博主,下个月可能就玩起了电子音乐,可是他们挖坑的速度要远比填坑速度快,很难有长久的兴趣。你可以回忆一下这位朋友的名字,也可能那个人就是你自己。

那么,欢迎加入兴趣多动症的大家庭。

兴趣多动症是我编造的一个词,我用这个词来称呼这样一群人,他们可能经常要面对一个来自灵魂深处的拷问,那就是:兴趣太多,很容易一事无成,怎么办?

我被这个问题困扰了好久,应该是一名资深的患者了。我是学地理学出身的互联网产品设计师,曾经在微信支付、网易等团队做了很多年的产品和交互设计的工作,业余运营两个公众号HackYourself和ArtxCode,也是一名写得了程序、焊得了电路板的创客。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作为一名兴趣多动症的患者,我这么多年的困惑和迟来的感悟。

兴趣多动症其实是一种长时间注意力缺乏的表现,也就是说做事情很容易三分钟热度。在我观察下,我觉得这样的一个群体正在快速地扩大,因为我们所处的时代,信息越来越丰富,而注意力越来越稀缺,斜杆青年们的斜杆只会越来越多。具体来说,这个病症有两个症状——“多” 和 “动”。

这一群人很容易被各种好玩的事情所吸引,这个觉得挺有意思,那个也觉得我想试一试。兴趣广泛是好事,可是兴趣泛滥就很难收拾了。而且这群人,他们喜欢的胡思乱想也就算了,还经常喜欢比划两下。行动力强是好事,可是经常乱动,也许就是不规则的布朗运动了。

所谓久病成医,因为跟这个“病症”做了很多年的斗争,所以我也开始慢慢地学着如何自救。自救的第一步是先给自己好好地把把脉,之所以容易从兴趣广泛变成泛滥,从行动变成多动,我认为是没有处理好三个主要的矛盾:

第一个矛盾是应该追求深度还是追求广度?

第二个矛盾是探索还是应用:我应该去探索更多不同的领域,还是应该尽可能地学以致用,提高投入产出比?

第三个矛盾是愉悦和成就:是应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去接触很多新鲜的刺激,还是应该沉下心来好好地积累,成为一个领域的专家?

而这一群人天然就会选择广度、探索和愉悦。可是有没有可能既可以顺应自己的天性,又不需要去做出两难的取舍?我认为是可以的,但前提是需要先从自己给自己设下的二元对立的陷阱中挣脱出来。

我小时候是个乖学生,我发现我的同桌们会有这样一个解答难题的取巧办法——直接看别人的答案。所以,我们也可以试着去找到那些他们兴趣很多,但是样样都精通的人,看看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大家可以想象这样一个人吗?他既得过奥斯卡奖,又拿过奥运会的金牌。赫伯特·西蒙就是这样一位神奇的人物,不过他不是奥斯卡影帝,也没有获得过奥运会的金牌,他是至今唯一一位既获得过诺贝尔奖又获得过计算机科学里面最高荣誉图灵奖的一位学界泰斗。

对一般人来说,一辈子能够在一个领域有所成就已经非常幸运了,可是西蒙一生一共拿了9个博士学位,在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人工智能、心理学、认知科学等领域都是大师级的人物。这简直是开了挂的人生,他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其实西蒙那些看似庞杂的研究领域,都是由一个大的主题来驱动的,那就是人类如何决策。

他发现这个问题其实是人类行为的中心问题,没有办法用一个单一学科来回答。所以当他从政治学、经济学与管理学等领域去研究了组织行为以后,又转向了心理学,提出有限理性理论。为了更深入地去解释人类决策的机制,他又尝试着用计算机来模拟人类思维的过程,于是成为了人工智能的先驱之一。

西蒙的例子告诉我们,如果由一个大的主题来驱动,庞杂的兴趣可能不是一个障碍,反而是一个优势。可是如果反过来,先任由我们自己的兴趣去蔓延,再将它们整合成为一个整体,可能就要困难很多。

那么,接下来我们可能就会想说,到底哪个领域是更适合我自己的呢?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答案,而且这个必须得从自己的历史去翻开查找。

我大学时学的是地理信息系统和旅游规划,其实就是跟地图、旅游景区、旅游者等等经常打交道。其实它研究的核心问题是人地关系,对应的实践领域大家应该会相对熟悉,就是规划,Planning。而我后面做的工作是人机交互,就是要去研究人和计算机的关系,怎么样能够让人使用的各种界面能够更加的流畅,体验更加的好,对应的实践领域就是Design,设计。

规划和设计其实相似要远大于差异。当我理解到了这一点以后,我就开始把很多过去学到的知识应用在后面的工作当中,也慢慢形成了我个人的一些主题,所以这就是我对第一个矛盾的理解:如果我们觉得自己的兴趣太过杂乱,可以试着为它们找到一个主题,并且由这个主题去驱动兴趣的发展。

第二个矛盾是探索和应用,我把它称为资本家的小算盘。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如果我们是一名淘金者,可能经常要做这样的一个抉择:我是应该去寻找更大的金矿,还是应该先把找到的矿开釆好?

探索还是开釆,是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经常会面对的两难。当我们面对一个新的领域、知识,想要去尝试不一样的职位、经历,甚至不一样人生的时候,这个主题可能都会反复地出现。

我觉得,想要种不同的果树、过不同的人生,完全没有问题。问题往往出在,果树还没有长出果实,我们就把树给砍了,一种人生的滋味还没有尝到我们就提前离席了。

兴趣太多,最容易遇上的尴尬就是从刚入门到秒放弃。比如我,高中开始学弹吉他,每次都是练到手指已经起茧的时候就开始放弃了,一年以后又重复这样的过程,所以十多年过去了我还是一个高级入门者。

每一个兴趣都有一定的生长期,如果我们想深耕一个领域,一两年可能太短,十年可能又太长,很多人会坐不住,这时候不妨试着给兴趣一个周期。也就是给到这个兴趣一笔大额的时间预算,以两年或者四年为一个财政预算的周期,就像自己重新去读一次研究生或者本科。在开始的时候选好题目,并且督促自己要在这样的时间内有所收获,在这样的时间内交出像样的作品才能拿出毕业证。

Tim Ferriss也是一名兴趣多动症的患者。他是企业家、多本畅销书作家、演员、武朮和舞蹈爱好者,会6国语言,拿过中国散打的全美冠军,保持者一项探戈舞吉尼斯世界记录,当过奇点大学的顾问。虽然涉猎这么广泛,但是他会在某一个时间段内(比如说3-6个月)沉浸地去学习某一项新技能,并且把这项技能学习过程中的经验整理出来出版成书。

我觉得他的做法非常好。所以我以开始尝试着给自己一些兴趣更长的时间周期,比如说半年以上,然后把自己的学习过程给记录下来。

我一直对做东西很感兴趣,之前就参加了麻省理工大学一个面向全球的开放式的课程。这个课程是要在半年内去学习数字制造的各种技能,包括三维建模、3D打印、数字电路设计、嵌入式开发等等。我每周都会去上课,包括线上的课程,也包括去到实验室里面做各种作业。

在那半年里面,看着自己一点一点地学习画图、操作机器、做电路板、编程,并且最后通过答辩拿到了毕业证。这个过程就会觉得从入门到没有放弃,这个感觉实在是太鼓舞人心了。

第三个矛盾是愉悦和成就。

兴趣多动症患者很喜欢接触新课题时候的感觉,很喜欢即时满足,所以他们可能会容易自我欺骗说,我好像已经学到了,然后就会对那种看似漫长很枯燥的学习阶段耐心不足。可是如果没有积累的话,哪里来的成果和意义呢?

这个问题让我困惑以及苦恼了很久。直到有一天,我突然反问自己:为什么愉悦和成就变成了一对矛盾呢?愉悦到底从何而来?什么样的愉悦是我们应该追求的?怎么样可以既愉悦又有所建树?

村上春树在《我的职业是小说家》这本书里写到“我从未觉得写作是一门苦差。” 在外人看来,村上的写作生活,规律得有点乏味,就像钟表一样分秒不差。他4点钟起床,写作5个小时,下午跑步1个小时或者游泳1个半小时,然后读书、听音乐,晚上9点睡觉。这种作息从他写长篇小说开始,几乎没有改变过。他说:“无论意志力多强,不对胃口的事情也绝不可能连续做上30年”。

所以,愉悦和成就本来就不应该是对立的。恰恰相反,如果能在那些大部分人并没有什么感觉的事情上面,能够持续地体会到愉悦,反而容易做出不一般的成绩。我想村上无论是在跑步还是写作的时候,应该都体验到了极强的心流。

心流是积极心理学的创始人之一希斯赞特米哈伊提出的概念。它是指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会进入一种状态,全身投入在里面,非常忘我,感觉时间都停滞了,甚至感觉不到时间的存在,完成了这件事情以后又会觉得充满了能量,非常满足。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愉悦都值得追求。在心流状态里面,我们每个人过后的感受会特别的好。

所以我现在会开始用这样一个标准来帮助自己去判断我的兴趣是否是我需要长期去发展的,就是说我在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是不是容易进入到心流的状态。我们想要兼顾愉悦和成就的话,我认为最直接、简单、有效的办法:尽可能多地在心流里面形成自己的作品,不论是一篇文章、一段程序,还是一件物品。

以上就是我对兴趣多动症三个主要矛盾的自救策略。深度和广度的矛盾,我们可以用一个主题来整合;探索和应用的矛盾,可以用兴趣周期来拆分;愉悦和成就的矛盾,可以用心流来换作品。皆大欢喜!这其实是我自己给自己准备的三颗速效救心丸。

在这些年自救的过程中,我其实曾经焦虑于自己的不专注,希望自己对待兴趣能够从一而终,可是都失败了,因为那不是我自己。每个人最鲜明的特质,其实就是这个人最大的优点,同时也是最大的缺点。找出那些我们自己能够以苦为乐的事情,并且不断地觉察、顺应、引导和发展天性,把它变成独特的优势,我认为这是每一个人真正的人生课题。

所以我的多动症仍然在继续。比如说,因为想给这次演讲做一个片头,我又开了一个新坑,学做3D动画。这是我做的一个四处张望多动的潜水艇。

如果你跟我一样曾经困扰于自己的兴趣太多,不妨试着顺应自己的天性,把天性培养成为独特的优势。每个人都可以并且应当作为自己的伯乐,为世界贡献一人份的多样性。

谢谢大家!

繁體

這是一則尋人啟示。

請大家回憶一下在自己的親朋好友、同事、同學里面有沒有這樣一類人,他們興趣很廣泛,每隔一段時間都會開辟一些新的愛好。比如說這個月是美食博主,下個月可能就玩起了電子音樂,可是他們挖坑的速度要遠比填坑速度快,很難有長久的興趣。你可以回憶一下這位朋友的名字,也可能那個人就是你自己。

那么,歡迎加入興趣多動症的大家庭。

興趣多動症是我編造的一個詞,我用這個詞來稱呼這樣一群人,他們可能經常要面對一個來自靈魂深處的拷問,那就是:興趣太多,很容易一事無成,怎么辦?

我被這個問題困擾了好久,應該是一名資深的患者了。我是學地理學出身的互聯網產品設計師,曾經在微信支付、網易等團隊做了很多年的產品和交互設計的工作,業余運營兩個公眾號HackYourself和ArtxCode,也是一名寫得了程序、焊得了電路板的創客。

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作為一名興趣多動症的患者,我這么多年的困惑和遲來的感悟。

興趣多動症其實是一種長時間注意力缺乏的表現,也就是說做事情很容易三分鐘熱度。在我觀察下,我覺得這樣的一個群體正在快速地擴大,因為我們所處的時代,信息越來越丰富,而注意力越來越稀缺,斜杆青年們的斜杆只會越來越多。具體來說,這個病症有兩個症狀——「多」 和 「動」。

這一群人很容易被各種好玩的事情所吸引,這個覺得挺有意思,那個也覺得我想試一試。興趣廣泛是好事,可是興趣泛濫就很難收拾了。而且這群人,他們喜歡的胡思亂想也就算了,還經常喜歡比划兩下。行動力強是好事,可是經常亂動,也許就是不規則的布朗運動了。

所謂久病成醫,因為跟這個「病症」做了很多年的斗爭,所以我也開始慢慢地學着如何自救。自救的第一步是先給自己好好地把把脈,之所以容易從興趣廣泛變成泛濫,從行動變成多動,我認為是沒有處理好三個主要的矛盾:

第一個矛盾是應該追求深度還是追求廣度?

第二個矛盾是探索還是應用:我應該去探索更多不同的領域,還是應該盡可能地學以致用,提高投入產出比?

第三個矛盾是愉悅和成就:是應該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去接觸很多新鮮的刺激,還是應該沉下心來好好地積累,成為一個領域的專家?

而這一群人天然就會選擇廣度、探索和愉悅。可是有沒有可能既可以順應自己的天性,又不需要去做出兩難的取舍?我認為是可以的,但前提是需要先從自己給自己設下的二元對立的陷阱中掙脫出來。

我小時候是個乖學生,我發現我的同桌們會有這樣一個解答難題的取巧辦法——直接看別人的答案。所以,我們也可以試着去找到那些他們興趣很多,但是樣樣都精通的人,看看他們是怎么做到的。

大家可以想象這樣一個人嗎?他既得過奧斯卡獎,又拿過奧運會的金牌。赫伯特·西蒙就是這樣一位神奇的人物,不過他不是奧斯卡影帝,也沒有獲得過奧運會的金牌,他是至今唯一一位既獲得過諾貝爾獎又獲得過計算機科學里面最高榮譽圖靈獎的一位學界泰斗。

對一般人來說,一輩子能夠在一個領域有所成就已經非常幸運了,可是西蒙一生一共拿了9個博士學位,在政治學、經濟學、管理學、人工智能、心理學、認知科學等領域都是大師級的人物。這簡直是開了掛的人生,他又是怎么做到的呢?

其實西蒙那些看似龐雜的研究領域,都是由一個大的主題來驅動的,那就是人類如何決策。

他發現這個問題其實是人類行為的中心問題,沒有辦法用一個單一學科來回答。所以當他從政治學、經濟學與管理學等領域去研究了組織行為以后,又轉向了心理學,提出有限理性理論。為了更深入地去解釋人類決策的機制,他又嘗試着用計算機來模擬人類思維的過程,於是成為了人工智能的先驅之一。

西蒙的例子告訴我們,如果由一個大的主題來驅動,龐雜的興趣可能不是一個障礙,反而是一個優勢。可是如果反過來,先任由我們自己的興趣去蔓延,再將它們整合成為一個整體,可能就要困難很多。

那么,接下來我們可能就會想說,到底哪個領域是更適合我自己的呢?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答案,而且這個必須得從自己的歷史去翻開查找。

我大學時學的是地理信息系統和旅游規划,其實就是跟地圖、旅游景區、旅游者等等經常打交道。其實它研究的核心問題是人地關系,對應的實踐領域大家應該會相對熟悉,就是規划,Planning。而我后面做的工作是人機交互,就是要去研究人和計算機的關系,怎么樣能夠讓人使用的各種界面能夠更加的流暢,體驗更加的好,對應的實踐領域就是Design,設計。

規划和設計其實相似要遠大於差異。當我理解到了這一點以后,我就開始把很多過去學到的知識應用在后面的工作當中,也慢慢形成了我個人的一些主題,所以這就是我對第一個矛盾的理解:如果我們覺得自己的興趣太過雜亂,可以試着為它們找到一個主題,并且由這個主題去驅動興趣的發展。

第二個矛盾是探索和應用,我把它稱為資本家的小算盤。想象一下這樣的場景,如果我們是一名淘金者,可能經常要做這樣的一個抉擇:我是應該去尋找更大的金礦,還是應該先把找到的礦開釆好?

探索還是開釆,是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經常會面對的兩難。當我們面對一個新的領域、知識,想要去嘗試不一樣的職位、經歷,甚至不一樣人生的時候,這個主題可能都會反復地出現。

我覺得,想要種不同的果樹、過不同的人生,完全沒有問題。問題往往出在,果樹還沒有長出果實,我們就把樹給砍了,一種人生的滋味還沒有嘗到我們就提前離席了。

興趣太多,最容易遇上的尷尬就是從剛入門到秒放棄。比如我,高中開始學彈吉他,每次都是練到手指已經起繭的時候就開始放棄了,一年以后又重復這樣的過程,所以十多年過去了我還是一個高級入門者。

每一個興趣都有一定的生長期,如果我們想深耕一個領域,一兩年可能太短,十年可能又太長,很多人會坐不住,這時候不妨試着給興趣一個周期。也就是給到這個興趣一筆大額的時間預算,以兩年或者四年為一個財政預算的周期,就像自己重新去讀一次研究生或者本科。在開始的時候選好題目,并且督促自己要在這樣的時間內有所收獲,在這樣的時間內交出像樣的作品才能拿出畢業證。

Tim Ferriss也是一名興趣多動症的患者。他是企業家、多本暢銷書作家、演員、武朮和舞蹈愛好者,會6國語言,拿過中國散打的全美冠軍,保持者一項探戈舞吉尼斯世界記錄,當過奇點大學的顧問。雖然涉獵這么廣泛,但是他會在某一個時間段內(比如說3-6個月)沉浸地去學習某一項新技能,并且把這項技能學習過程中的經驗整理出來出版成書。

我覺得他的做法非常好。所以我以開始嘗試着給自己一些興趣更長的時間周期,比如說半年以上,然後把自己的學習過程給記錄下來。

我一直對做東西很感興趣,之前就參加了麻省理工大學一個面向全球的開放式的課程。這個課程是要在半年內去學習數字制造的各種技能,包括三維建模、3D打印、數字電路設計、嵌入式開發等等。我每周都會去上課,包括線上的課程,也包括去到實驗室里面做各種作業。

在那半年里面,看着自己一點一點地學習畫圖、操作機器、做電路板、編程,并且最后通過答辯拿到了畢業證。這個過程就會覺得從入門到沒有放棄,這個感覺實在是太鼓舞人心了。

第三個矛盾是愉悅和成就。

興趣多動症患者很喜歡接觸新課題時候的感覺,很喜歡即時滿足,所以他們可能會容易自我欺騙說,我好像已經學到了,然後就會對那種看似漫長很枯燥的學習階段耐心不足。可是如果沒有積累的話,哪里來的成果和意義呢?

這個問題讓我困惑以及苦惱了很久。直到有一天,我突然反問自己:為什么愉悅和成就變成了一對矛盾呢?愉悅到底從何而來?什么樣的愉悅是我們應該追求的?怎麼樣可以既愉悅又有所建樹?

村上春樹在《我的職業是小說家》這本書里寫到「我從未覺得寫作是一門苦差。」 在外人看來,村上的寫作生活,規律得有點乏味,就像鐘表一樣分秒不差。他4點鐘起床,寫作5個小時,下午跑步1個小時或者游泳1個半小時,然后讀書、聽音樂,晚上9點睡覺。這種作息從他寫長篇小說開始,几乎沒有改變過。他說:「無論意志力多強,不對胃口的事情也絕不可能連續做上30年」。

所以,愉悅和成就本來就不應該是對立的。恰恰相反,如果能在那些大部分人并沒有什么感覺的事情上面,能夠持續地體會到愉悅,反而容易做出不一般的成績。我想村上無論是在跑步還是寫作的時候,應該都體驗到了極強的心流。

心流是積極心理學的創始人之一希斯贊特米哈伊提出的概念。它是指我們在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會進入一種狀態,全身投入在里面,非常忘我,感覺時間都停滯了,甚至感覺不到時間的存在,完成了這件事情以后又會覺得充滿了能量,非常滿足。

所以,并不是所有的愉悅都值得追求。在心流狀態里面,我們每個人過后的感受會特別的好。

所以我現在會開始用這樣一個標准來幫助自己去判斷我的興趣是否是我需要長期去發展的,就是說我在做這件事情的時候,是不是容易進入到心流的狀態。我們想要兼顧愉悅和成就的話,我認為最直接、簡單、有效的辦法:盡可能多地在心流里面形成自己的作品,不論是一篇文章、一段程序,還是一件物品。

以上就是我對興趣多動症三個主要矛盾的自救策略。深度和廣度的矛盾,我們可以用一個主題來整合;探索和應用的矛盾,可以用興趣周期來拆分;愉悅和成就的矛盾,可以用心流來換作品。皆大歡喜!這其實是我自己給自己准備的三顆速效救心丸。

在這些年自救的過程中,我其實曾經焦慮於自己的不專注,希望自己對待興趣能夠從一而終,可是都失敗了,因為那不是我自己。每個人最鮮明的特質,其實就是這個人最大的優點,同時也是最大的缺點。找出那些我們自己能夠以苦為樂的事情,并且不斷地覺察、順應、引導和發展天性,把它變成獨特的優勢,我認為這是每一個人真正的人生課題。

所以我的多動症仍然在繼續。比如說,因為想給這次演講做一個片頭,我又開了一個新坑,學做3D動畫。這是我做的一個四處張望多動的潛水艇。

如果你跟我一樣曾經困擾於自己的興趣太多,不妨試着順應自己的天性,把天性培養成為獨特的優勢。每個人都可以并且應當作為自己的伯樂,為世界貢獻一人份的多樣性。

謝謝大家!